第一章
谍海逃生 by 子彧
2018-5-25 17:34
1.楔子
在我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教工宿舍的高级住宅里,住着一位金黄色头发蓝眼球的人,他叫公究升,看年龄有50多岁,高高的身材和严谨的衣着,精明锐利的眼神和和蔼谨慎的态度,处处给人一种精明强干的感觉。
他的样子象一位真正的外国人,可他的名字确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的名字,而且也没有谁向我们提到他是外国人。
他教我们这一届的E文,不但E文教的好,就是我们擅长的国文,他也毫不含糊,不管是北京话、天津话、山东话、东北话都说得像模像样,你根本分不清他到底是哪里人!如果不是那一目了然的外表,我敢说,谁也不会怀疑他是外国人。
大四的时候,我们临近毕业,不管是毕业论文还是校外积极奔走找工作,都把我们忙得不亦乐乎。在大学这四年里,我由于学习扎实认真,各项学业基本都是优秀,因此,在各位任课老师眼里,我也就是所谓的高材生了!尤其是E文,我更是顺利通过了六级考试,当然,这一切,也离不开公老师的大力帮助,因此,我们俩人师生感情一直比较好。
曾经有多少次,当我们就师生两人在一起时,我也故意提起问过公老师的籍贯,但都被他三言两语支吾过去了,一直到毕业前,我们班所有人都不知道他的详细情况。
直到毕业前要离校前的一个晚上,公老师约我到他的公寓去吃饭。此前,没有听说过公老师邀请谁到过他的宿舍,因此,我这次被邀请,心里既兴奋又抱着一探究竟的心态,匆匆忙忙的来到了公老师所在的小区。在电话联系通后,直到他从楼上下来接我,我才随着他逐步的进入了我仰慕已久的家。
这是一个公寓楼的四楼。公老师打开门,门口站着一位年龄四十上下的中年妇女,标准的中国知识女性,齐耳的短发,颜色深深而又较长的花裙子,莞尔一笑,尽显一位女主人得体而又恰如其分的礼貌。公老师介绍说:这是你师母,你就叫她英姿好了。
我赶忙一点头,恭敬地说:公师母好!认识你真高兴!
公师母接过我带来的一点礼品,客气的把我让进了客厅。我大约一打量,公老师的这套公寓房有100多平方,标准的北方建筑风格的三室一厅。朴素优雅的客厅里,是一套黑色的真皮大沙发,墙上悬挂着一张邓小平南巡时的巨幅宣传画,墙角有一尊欧洲风格的女半裸雕塑像,沙发前的茶几上,一盆郁金香正开得极为灿烂!
简短寒暄后,公师母就端上了极为丰盛的西餐。我有些惊讶,但在迅速考虑了公老师神秘的身份后,我又迅速释然了。
公老师拿出了国内少见的大高脚杯,又从酒橱里拿出了一瓶真正的西洋酒,我一看,嗬!真正的“路易十三。波那巴百年精品”!公老师看我吃惊的样子,笑着说:这是五年前老校长来看我时,给我带来的。我已经喝了两瓶,还有两瓶,今天咱们俩个就好好喝了它!
前任老校长能来看他,室内布局和生活习惯又是西方化,蒙在公老师身上的神秘光环看来今天要揭开了!
不知是事前关照还是其它原因,在我和公老师开始喝酒始,公师母就再也没有进来。我边和公老师叙着这四年来的师生情谊,边一杯一杯的用酒感谢着师恩。没想到,公老师竟那么不胜酒力,也许是分别在即,也许是好久没有如此痛快地向某一人诉说了,公老师看起来竟已有些醉了,就像打开了话匣子。
公老师点上一支烟,用有些发红的眼睛看着我,说:你们不是一直想知道我是哪里人吗?今天我就告诉你,不过,一定不许告诉任何人!我知道你的品行,一定会守口如瓶的。你用你的党性来保证吧!
我知道关键时刻来了,也许是好奇心在作怪,也许是酒在作怪,反正我立马毫不犹豫的对我的公老师做出了最郑重的保证!
于是,公老师打开了话匣子。
2.简历和转折
我是欧洲北部DG人,真名叫约瑟夫。西格玛,出生在大西洋岸边一个风景如画的小镇。我父亲是这个国家的外交官,由于在二战中我们国家战败,我父亲在战后作为曾经反战的外交官被重用,派到了遥远的太平洋沿岸一个亚洲国家任大使。当时已经五岁的我,和弟弟还有妈妈,一块跟着来到了属于热带地区的这个国家。
几年后,我开始在这个国家上学。这个学校叫做“玛丽亚教会学校”,是一个英国传教士开办的主要用于教授当地人学习英语的地方。学校的规格很高,来上学的孩子,大部分都是该国政府高官和商界名流的孩子。当时驻该国的一些外交官的孩子们,包括我们,都被送到这个学校学习。
这个国家是一个典型的岛国,整个国家是由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岛屿组成的。在战后,这个国家的共产主义运动之风开展的轰轰烈烈,各种宣传共产主义的文章和书刊铺天盖地。可以说,我在很小时,就早早经受了共产主义之凤的熏陶。
在我们那个班,有好几个国家的同学组成,其中有一个来自东方古老文明古国--中国的同学,他叫刘秀明。刘秀明的爸爸是来自中国的外交官,由于中国大使馆和我们国家的大使馆相隔不远,因而我们常常在一起玩。到了后来我们上中学后,更是成了形影不离的朋友。直到那一年分别,我们的关系一直保持得很好!
那一年的一天,刘秀明突然来和我告别。我大吃一惊,惊讶之余,忙问他为何离开我?他说,他们那个国家战争已经分出了胜负,爸爸要回去建设新国家,因此,我们不得不分别了!临走,他拿出了一个小玩具--一个中国儿童都几乎玩过的“小鼓”送给我作纪念。我含着眼泪收下了这个纪念品,这个有着一根小柄,鼓两边有着两个小鼓棰,一摇动就“蹦蹦”作响的小玩具。我想了想,也转身从房内拿出我的心爱的玩具-一个用布做的玩具小熊,送给了刘秀明同学以作纪念!
随后不久,我爸爸也调动了工作,又去了一个所谓的大国--‘中*华*民*国’,也就是台湾,在那里当上了外交官。之后一直到我离开爸爸妈妈只身回国上大学,其间爸爸工作几经变换,我的家庭也一路奔波,在世界各地随处安家。
我先是在帝国大学读完政治专业,又到BL大学读完了国际关系与国家政治硕士课程,再到美国斯坦福大学拿到了博士学位。之后,由于父亲的庇荫,我很顺利的就进入了国家外交部任职。先是在外交部领事司工作,后来又到外交部签证司工作,直至最后被派往国外做外交官。
我在大学读书期间,因为学的是极为敏感的政治专业,自己有权利在校图书馆任意查阅任何书籍,因此接触了马克思、恩格斯、列宁、毛泽东的文集。由最初的好奇,发展到后来的深感兴趣,再发展成深深的迷恋。这个过程是秘密的,我既没有形成笔记也没有对任何人流露,更没有在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中有任何提及。不过说实话,我心中已经被他们精彩的论述迷住了!心中甚至产生了一睹他们的理论和实践的梦想,直到有一次亲身来到中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