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50章 民族之傲
大唐:武神聊天群 by 宁心静气
2025-7-14 00:10
欢呼声,呐喊声,铺天盖地,绵延不绝。
骑在战马上,看着无穷无尽的长安百姓,听着耳旁的欢呼声,唐峰那颗沉稳的心,此刻也是心血澎湃。近两个月的赶路,征战,战场上的九死一生,在这一刻里,全部转化成了鲜花掌声,还有无尽的荣誉。夸功游街。
无数人歌功颂德。
这不管放在那个时代,对于军人来说,都算是莫大的荣耀。只是,唐峰永远清楚,这种荣耀并非是他一个人的。
自从从军起来,他身上的功勋越来越卓著,声望越来越重,但实际上,这无尽的荣耀背后,是那无数大唐儿郎的生命和鲜血。
一将功成万骨枯。
虽然说,战场上的牺牲是难免的,而且就如今的大唐来说,这种牺牲是有价值的。但作为主帅,唐峰不能忘。
。没有那些舍生忘死的大唐儿郎,便不会有如今的他。当然了,这并非是单方面的成全,而是一种双向的。
。唐峰用自己的智慧与谋略,带领唐军获得一场又一场的胜利,而这些舍生忘死的大唐军人,抛头颅洒热血,成就了他的战神之名。
大街两侧,那些长安百姓们,此时此刻,那一双双眼睛,盯着从大街上徐徐开过去的军队,呼喊声,一浪高过一浪唐峰的身后,那数万军队,十二人为一队列,迈着整齐的步伐,向前推进着。
整个队伍,格外的整齐。
用肉眼看上去,这所有的人,仿佛都是一个动作,看上去,赏心悦目。这场视觉上的盛宴,更给人一种灵魂上的冲击。
大军中段。 一辆囚车夹在其中。
囚车中的人,自然就是西突厥汗王天祥可汗了。
此时此刻,天祥可汗狼狈的坐在囚车中,原本整齐有序的头发,此时也是散乱不堪。天祥可汗那双浑浊的眼睛,望着这场入城盛宴,污浊的脸上,更加的苍白了几许。曾几何时,他只是看着安插在长安的暗探传回来的情报,知道大唐的变化。
时至今日,亲身来到长安,他方才发觉,情报上的文字,远远无法描述出大唐的改变。
看那些唐人浑身散发出的气势,那种发自心底的自信,他知道,草原人完了,彻彻底底的完了。这不是一个人的强大,而是一个民族的强大。
在这种强大的民族意志前面,任何阻挠之人,都是螳臂当车,会被这股其实气势洪流给碾碎。军队缓缓向前。
声浪一浪高过一浪。 卫国公府。
李婉正在给孩子哺乳,听到那洪亮的声音,猛的抬起头来。那张精致的面庞上,一抹暗淡之色一闪而过。
曾经,她的梦想便是嫁给一个冠军侯一般的人物,可现在,想到外面那个万众瞩目的男人,又何止是冠军侯可以比拟。
他的功勋,他的作为,早已经超越了冠军侯。
可偏偏,这样一个优秀的男人,被他亲手推了出去,推给了旁人。唐国公府。
长孙明兰走出了屋子,站在院子里。
听着耳旁传来的呼喊声,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。这些荣誉,都是属于她的男人。
一直以来,她都知道,她的男人是一个做大事的人。
作为女人,她也一直恪守本分,默默的替他打理好后方,做他背后的女人。现如今,面对着铺天盖地的欢呼声,长孙明兰也发自内心的自豪。
胡月楼。
此时,在那二楼和三楼上,许多的人,凑在窗户前面看着下方。这其中,既有长安的商贾权贵,也有来自四方的商人政客。
长安的商贾权贵们,在欢呼雀跃着,为自己国家的强大而骄傲自豪。而那些来自四方的商人政客,却是一脸的震撼,不知道该说些什么。在这无数的观众中,禄东赞就在其中0.....
自从被唐峰强制留在长安,禄东赞一边学习的大唐的文化、政治、经济等方方面面,一边收集各种各样的信息。此时此刻,路东脏站在窗户前面,透过窗户,看着街道上,看着徐*的队伍,心中满是复杂。
近两年的长安生活,他汲取到了许多可用的东西。
他相信,自己只要回到吐蕃,便可以引领吐蕃改革,走上一条富强之路。
可问题是,即便是富强后的吐蕃,真的能够抵御这样的大唐么,禄东赞的心里没有底。禄东赞的目光,死死的盯着那唐子旗下,熟悉的身影。
漆黑的甲胄,上面还有大战后留下的道痕和剑痕,那张坚毅的面庞上,给人的是一种不怒自威。看着这些年轻人,禄东赞心中的杀意就抑制不住的升腾。
作为旁观者,他能够清楚的看到,正是这个年轻人,引领着大唐走到这一步,而且走在一条愈发富强的道路上,又是这个年轻人,将他留在长安,有家不能回,导致如今吐蕃内乱。
目光中,大军缓缓的前行,那道让他憎恨无比的身影也渐渐的消失在视野之中,禄东赞将心中的杀意压下去,陷入了沉思。
这两年呆在长安,虽有唐峰的原因,让他不敢出城,不敢3.7回去。
但也有另一方面的原因,这两年来,大唐发展的太快了,快的让人猝不及防,让人应接不暇。身在改革的浪潮中,禄东赞不想错过这样的机会。
他想要将这些宝贵的知识经验带回吐蕃。
前些日子,松赞干布让人传来信,让他无论如何也要想办法回归吐蕃,以便相助其稳定吐蕾朝局。他再也按捺不住回归之心。
吐蕾的情况,禄东赞非常清楚,虽说大一统,但内部还是政权林立,松赞干布一个人根本压制不住。若是一旦内部乱了,很有可能再次分裂,到时候,别说改革,能否再次一统都难说。